恶意拖欠多少钱可以认定为欠薪罪
德清律师事务所
2025-04-13
恶意拖欠劳动报酬,符合特定情形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情形一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情形二是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建立完善的薪酬支付制度。劳动者遇到恶意拖欠情况,可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对恶意拖欠劳动报酬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旦发现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以确保法律的准确实施。✫✫✫✫✫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存在明确的入罪标准。当满足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同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几个条件时,就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有权力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不过需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提醒:
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劳动者遇到恶意欠薪情况,可先寻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若仍未解决,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劳动者遇到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二)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三)若用人单位经责令仍不支付,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司法机关控告,追究用人单位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恶意拖欠劳动报酬,不支付一名劳动者超三个月报酬且金额在5千至2万以上,或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报酬且累计金额在3万至10万以上,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给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在上述金额范围内确定本地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满足特定数额标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各地可确定本地执行数额标准并报最高法备案。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规定,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存在两种情形会构成犯罪。一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二是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并且要满足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一条件。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能在规定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再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兼顾了各地实际情况。如果遇到劳动报酬被恶意拖欠的情况,涉及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建立完善的薪酬支付制度。劳动者遇到恶意拖欠情况,可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对恶意拖欠劳动报酬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旦发现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以确保法律的准确实施。✫✫✫✫✫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存在明确的入罪标准。当满足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同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几个条件时,就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有权力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不过需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提醒:
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劳动者遇到恶意欠薪情况,可先寻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若仍未解决,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劳动者遇到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二)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三)若用人单位经责令仍不支付,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司法机关控告,追究用人单位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恶意拖欠劳动报酬,不支付一名劳动者超三个月报酬且金额在5千至2万以上,或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报酬且累计金额在3万至10万以上,经政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给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在上述金额范围内确定本地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恶意拖欠劳动报酬满足特定数额标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各地可确定本地执行数额标准并报最高法备案。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规定,恶意拖欠劳动报酬存在两种情形会构成犯罪。一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二是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并且要满足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一条件。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差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能在规定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再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兼顾了各地实际情况。如果遇到劳动报酬被恶意拖欠的情况,涉及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下一篇:暂无 了